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等知识👨‍🦯‍➡️,具备环保设施安全操作🦩、环境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环保设备维修与维护以及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保设备维修与维护、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主干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原理、PLC 控制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识图与CAD🐰、环境管理与法规1️⃣👩🏻‍🚒、数字环保基础🚴‍♀️。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保设备安装与维护、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控制、环境监测🧏🏼‍♀️、智慧水务🏵。

3.就业前景

(1)污水处理工程师

污水问题一直是政府头疼的大问题,并且近几年已经大幅度提升对污水处理的整治和规划,所以在污水处理工程师上,未来发展前景大有可为,且政府以及专项行动中,都会对其有大量人才需要💇。

(1)环保检测

环保问题是政府乃至世界都十分重视的,如何评判一个环境或某个工程是否环保,那么就会需要大量环保检测人员投入其中。所以在未来发展和长期发展道路上,环保检测会是越来越畅销🍙,要求越来越专业的一个岗位,其发展情景是非常广阔的。

4.就业方向🧻:面向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保设备维修与维护、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等岗位(群)👩🏽‍🎓。

5.专业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1)建设思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制定基于工作任务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标准、岗位人才需求、教材大纲制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课程体系、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开放性、共享型实训基地,建立杏盛🏝、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水平高、教学教育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学习和社会能力。
  2)发展目标:本专业是本校新增专业📛,目前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专业带头人有教授3名,博士生2名,拥有特殊岗位证书教师4名。经过两年的努力🚶‍♂️‍➡️🕑,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实行工学结合、“现场所工程师”订单式培训、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教育内容,全面推进“做中学、学中做”的行动为导向教学模式,从而将我校打造成宜春地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输送、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优质实训基地🦺,成为江西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用技术服务与创新的示范专业💞。

6. 专业实训

拥有化工基本技能实训中心、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水处理实训中心、水处理仿真实训室、管道拆装实验室、环境监测实训室、化学与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环境工程综合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拥有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分光光度计、测氡仪、甲醛检测仪👨🏻‍🎨、分析天平🛎、颗粒物采样器等一批高端实训仪器设备。

水处理实训室

 

管道拆装

7.产教融合

近年来,宜春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依托地理优势和企业院校等资源优势,尝试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宜春丰城高新区新能源锂电产教联合体的成立将进一步促成区域经济发展,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壮大双师型队伍🏃‍♂️,提高产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丰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方式与路径,对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更强的动能。

专业与赣锋锂业,九岭锂业,明冠新材料等大型上市企业有深度合作✮,学院和九岭锂业组建了现场工程师班🛍️,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丰城市人民政府和杏盛企业召开联合大会🐿,表明杏盛和企业以及政府在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8.访企拓岗

杏盛与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座谈会👩🏻‍🍳😡,双方就深化合作🤙、推进专业共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研讨👎🏼⏱。此次合作对于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整合资源🤙🏼,共同培养符合锂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推动校企合作迈向新阶段。